觀點網 10月24日晚間,綠地控股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經營情況。
綠地控股表示,報告期內,外部環境嚴峻復雜,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的較高基數出現了下滑。
(相關資料圖)
前三季度,綠地控股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58億元,同比減少28.35%。其中房地產業1123億元,基建產業1600億元。
但同時,綠地控股亦稱,總體保持了大局穩定,并逐漸積累了穩中向好的勢能。從財務數據看,綠地控股多項指標回穩好轉。
期內綠地控股實現利潤總額13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9億元,同比減少37.77%。其中,第三季度凈利潤27億元,環比增長63%,同比下降6.29%。與半年報中凈利潤同比下滑48.98%相比,第三季度降幅明顯收窄。
截至三季度末,綠地控股總資產13498億元,總負債11796億元,總負債較去年末回落10%。資產負債率87.39%,較去年末減少1.45個百分點;扣除預收賬款后資產負債率81.25%,較去年末減少2.43個百分點。
自陷入債務危機以來,加強流動性管理,守住現金流安全底線一直是綠地控股的首要任務。三季度其先后兌付了到期公開市場美元債合計5.5億美元,境內債合計20億元,有息負債凈減少約25億元。
今年5月27日,因受疫情和銷售情況不佳影響,現金流壓力加大,綠地控股宣布對6月25日到期的5億美元債券展期。
完成展期后,6月29日,標普將綠地控股的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從“SD”上調至“CCC-”。標普稱,綠地控股集團的還款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銷售現金回款和資產處置。
綠地控股披露,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按期足額兌付多筆公開市場美元債累計12億美元,進一步壓降有息負債203億元。
現金流角度觀察,期末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約199.80億元,同比大幅減少59.27%;而分季度看,三季度該公司凈增近70億元,仍顯示流動性管理取得一定成效。
在三季報中,綠地控股指出,房地產業去化、交付及對接政策支持等核心工作有序推進,全面推進大宗物業去化、角落資產去化、住宅散售等工作,并取得了積極成效。
房地產經營簡報顯示,1-9月,綠地控股實現合同銷售金額989.05億元,同比減少57.0%;實現合同銷售面積932.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48.7%。其中三季度完成合同銷售金額308億元,合同銷售面積281萬平方米。全年累計回款1095億元。
在資源相對緊張的條件下,三季度共實現交付673萬平方米,前三季度已累計交付1606萬平方米。同時,于三季度完成新開工面積116.7萬平方米,比去年同期減少91.6%,完成竣工備案面積1420.6萬平方米,比去年則同期僅減少2.7%。
截至2022年9月末,綠地控股出租物業面積為410.02萬平方米,出租率為82.6%;酒店客房數為12874間,入住率為52.3%。1-9月,出租物業取得租金收入9.45億元,酒店取得經營收入12.135億元。
基建產業方面,綠地控股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510億元,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600億元。三季度,項目拓展呈逐月改善態勢,共完成新簽合同金額1167億元,成功中標合同額85億元的沈盧高速沈丘至遂平段主體工程、35億元的春文鄉村振興產品加工產業園(崇左園區)等一批重大項目。前三季度累計新簽合同金額3628億元。
公告顯示,近期,綠地控股獲得7個基建產業重大項目,金額合計186.87億元,占2021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3.43%。
金融產業前三季度累計實現利潤總額8.52億元。前三季度,A端平臺完成資產上線規模23.5億元;B端平臺開展供應鏈保理業務59筆;C端平臺新增注冊會員數29萬,總會員數約147.6萬。
在穩固流動性方面,綠地控股背后的國資股東也頻頻伸以援手。9月27日,該公司公告稱擬向上海地產借款14.5億元,利率6%。而此前8月,其兩大國有股東上海地產和上海城投共計提供30億元資金支持。
此外,9月21日,有市場消息指,包含綠地控股房企等正計劃推進與中債信用增進公司的合作。據稱,8月中旬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再次召集多家民營房企舉行座談會,探討通過中債信用增進增信支持的方式支持民營房企發債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