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曾處風暴中心的洲宇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披露招股說明書。
這家成立于1999年的設計企業,曾在住宅狂飆時代贏得發展機會,從西南成都將業務擴展至全國27個城市。又從建筑設計起步將業務向多產業布局,成為一家綜合性設計企業,為城市發展提供全方位的設計服務。
3月1日,其遞交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擬在深交所主板IPO上市,發行股票數量約1821.15萬股。
(相關資料圖)
透過其招股文件及過往信息,或可一窺這家“圖廠”的IPO故事。
上市蒙塵
觀點新媒體從證監會網站查詢得知,早于2021年7月,洲宇集團就曾預披露招股說明書。同年12月3日,證監會向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就洲宇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提出反饋意見。
該反饋意見圍繞規范性問題、信息披露問題、與財務會計資料相關的問題三方面,提出40個具體問題,并限定在30日內對相關問題逐項落實并提供書面回復和電子文檔。
反饋意見同時也提出,30日內不能提供書面回復的,需提前10個工作日提交延期回復申請。如未能按期提交反饋意見,證監會將予終止審查。
此后的2021年12月14日,洲宇集團預披露更新。從當時報道來看,證監會反饋的40個問題包括對賭協議、資金拆借等。
其中,反饋意見提到,“報告期內,較多投資者通過增資入股并附對賭條款形式與發行人簽訂相關協議,2021年4月簽訂《終止協議》。根據招股書披露信息,又明確自以下各項事項中任何一項發生之日起自動恢復效力且視為從未終止。”
具體主要包括五方面內容,即:(1)公司自行撤回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2)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未通過中國證監會或深圳證券交易所或上海證券交易所審核;(3)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請被中國證監會不予核準或不予注冊;(4)深圳證券交易所或上海證券交易所不予同意公司股票上市交易;(5)公司未在核準或注冊相關文件有效期內完成發行。
或可理解為,若洲宇集團上市未通過或未完成上市,則“對賭”仍可繼續,對賭協議的解除,存在極大的彈性,甚至于僅為“完成上市”而服務。
證監會的反饋也只是洲宇集團上市蒙塵的一部分,在該公司籌劃IPO之時,被曝出后院著火,迎來社會層面的“不利”聲音。
2021年12月,洲宇集團員工維權的新聞公開播出,事關“設計師調崗行政”、“變相裁員”等內容,也由此迅速在圈內外傳開。
內外夾擊下,洲宇集團舉步維艱。于是,一年多過去,IPO工作也再未有公開進展。
直至本月1日,洲宇集團申報披露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上市保薦書、發行保薦書及招股說明書五項文件。
據此次招股說明書顯示,洲宇集團本次發行的股票數量18,211,527股,占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發行全部為新股發行,不涉及公司股東公開發售股份。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募集資金擬用于設計服務網絡建設項目、復雜公建研發及產業化、BIM設計研發及產業化、TOD及設計總承包業務開展項目、設計全產業鏈建設項目、洲宇設計研究院建設項目、企業管理體系化平臺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合計使用募集資金投入金額約8.21億元。
洲宇集團同時指出,由于募集資金到位時間存在不確定性,為加快項目建設,抓住市場發展機遇,在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到位之前,公司將根據項目進度的實際情況以自籌資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資金到位之后按照相關法規規定的程序予以置換。
若本次發行實際募集資金凈額低于擬投入募集資金額,將通過自籌資金解決。
雖然洲宇集團提及“自籌資金”,但事實上,上市招股對于相當一部分企業而言,已經是最為重要和立竿見影的融資渠道之一。
資金不足且融資渠道有限,也是現階段洲宇集團開展一系列業務和管理計劃的阻礙。
據了解,國內重點區域和國際市場的拓展、復合型優秀專業人才的引進、品牌影響力的塑造、信息化平臺的系統化建設等一系列業務和管理計劃的開展,均需要較多的前期資金鋪底,依靠企業自有資金和間接融資渠道,無法滿足洲宇集團業務快速發展需求。
該公司亦坦承:“本次募集資金到位前,由于融資渠道有限,公司業務發展所需資金主要通過利潤積累解決,如果維持企業持續發展的資金來源得不到充分保障,將會影響公司順利實現上述發展計劃。”
地產粘連
身為一家有著成都基因的企業,自成立以來,洲宇集團專注于建筑設計及其延伸業務,以通用建筑設計、BIM設計及產業化、綜合設計咨詢三大板塊為核心業務,為城市發展提供全方位的設計解決方案,其業務也逐步拓展至全國區域。
在業務覆蓋區域方面,洲宇集團已在長三角、粵港澳、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經濟圈的核心城市均設立了分子公司,具體包括上海、深圳、重慶、昆明、沈陽、鄭州、武漢等27個城市。
2019-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洲宇集團西南地區的項目營業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3.66%、55.18%、45.25%和49.92%,其中在四川省的收入占同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9.57%、33.84%、29.94%和39.90%。
2019年至2021年除西南區域以外的區域主營業務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分別為36.34%、44.82%、54.75%。
按照業務類別劃分,該公司主營業務收入由通用建筑設計、BIM設計及產業化、綜合設計咨詢、智慧生活構成。
其中,通用建筑設計所占份額正逐年下降,BIM設計及產業化收入正成倍增長。
2019-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通用建筑設計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92.22%、87.58%、84.13%和76.76%;BIM設計及產業化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6.57%、11.24%、13.43%和19.42%;綜合設計咨詢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19%、1.14%、2.10%和2.11%;智慧生活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0.01%、0.04%、0.34%和1.71%。
來源:洲宇集團招股書
通用建筑設計服務內容涵蓋常規建筑設計、復雜公建設計、幕墻設計、室內設計及鋼結構設計等,最終的交付成果主要為各類設計圖紙。
洲宇集團表示,其通過一攬子服務方案最優化解決業主單位的項目需求,經過多年的積累,完成了大量的城市住宅區、公共建筑設計。而與此同時,洲宇也被業內稱為設計行業里最低端的住宅圖廠,指其沒任何技術含量,且人員流動相當大,基本兩年換一波。
另一方面,完成了大量住宅設計的洲宇集團難免受房地產市場及企業波及。
2019-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洲宇集團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3.05萬元、-1,414.47萬元、-15,658.23萬元和-899.74萬元。
洲宇集團明確指出,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呈下降趨勢,一方面是企業本身快速增長因素。報告期內的業務規模擴張,而經營回款滯后于資金成本支出,因此產能尚未充分釋放并體現在現金流量凈額中。
另一方面則是行業周期性因素,房地產行業企業付款放緩,并且整體設計市場的非現金回款比例在報告期內呈現上升趨勢。
洲宇集團在招股書中提到,如藍光、恒大和融創等主要客戶償付能力及意愿進一步出現不利變化,將導致其無法按期付款,具體情形可能包括:公司的應收賬款資金無法回收;項目完成后與客戶辦理結算,與公司按照已經獲得外部證據確認的合同資產金額產生差異,導致款項回收減少;票據無法按期兌付,公司無法對其進行無追索權的貼現或背書處理。
數據顯示,2022年1-6月,洲宇集團應收賬款中以票據、以房抵款和保理回款進行的款項結算回收合計金額為17075.01萬元,占2022年1-6月營業收入的比例為43.69%。占比近半。
作為國內建筑設計企業之一,也及房地產產業鏈上企業,客戶履行內部程序后將項目進行委托,洲宇集團接受業主委托后雙方簽訂業務合同,并按照合同約定開展設計相關服務。
2019-2021年度及2022年1-6月,洲宇集團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0.18%、39.27%、29.49%和35.01%,雖呈波動下降趨勢,但客戶集中度仍相對較高。
而若主要客戶需求下降、因產品交付質量或及時性等原因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將可能給公司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況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進而導致利潤大幅下滑。
洲宇集團表示,前期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對于行業產生了一定影響,如不能及時調整合作策略,順應下游業態變化,并通過持續優化業務結構等措施提升業務競爭力,將會對公司的相關業務推進、市場開拓以及資金回收造成不利影響,使得公司的資產存在較大幅度減值可能,公司面臨房地產行業變化引致的業績較大幅度下滑50%甚至虧損的風險。
據招股書信息,洲宇集團的前五大客戶均為大型房企。2019年-2020年,其第一客戶為藍光,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4.35%、12.58%;2021年及2022年1-6月,其第一大客戶為龍湖,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0.77%及17.88%。
2019年-2021年,洲宇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5.46億元、6.83億元、8.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2249.43萬元、9498.01萬元、8791萬元。2022年1-6月,營業收入約3.9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908.9萬元。
2019-2021年,該公司的應收賬款分別為2.69億元、1.81億元、2.94億元;2022年6月30日,該公司應收賬款為2.86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洲宇集團應收賬款及合同資產賬面價值合計為64751.71萬元,應收票據賬面價值為3317.47萬元;公司應收賬款、合同資產以及應收票據金額前五名客戶金額合計為20903.56萬元,占相應科目合計金額比例為30.71%。
建筑設計企業與地產的聯絡剪不斷理還亂,與地產有著錯綜復雜關聯的還有建筑施工總包單位,諸如南通六建等倒在黎明前。
天風證券曾在對金螳螂2021年三季報的分析中指出,當前處于房地產景氣回落和資金緊張時期,金螳螂的業績調整,與行業景氣及公司主動調整經營方向均有較大關系,后續公司公裝訂單占比提升后,基本面改善可期。
可以看到的是,隨著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數字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智慧生活屬性已成為建筑產業鏈產品愈加重要且不可缺少的部分,洲宇集團也正在發展智慧生活業務,未來有望成為其新的收入增長點。
而隨著房地產行業良性發展,公共建筑投資及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大,也將為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建筑投資及相應建筑設計業務提供長期、穩定的需求保障。
造富雪道 | 人生就像滾雪球,只要找到濕雪和一條很長的坡道,雪球就會愈滾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