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11日,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北京共同舉辦“《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23)》發布會暨全球貨幣緊縮的影響與應對研討會”。該《報告》預計,今年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存在較強恢復預期,房價有望穩中略漲。
《中國投資發展報告(2023)》是“投資藍皮書”系列年度報告之一,也是中國建投投資研究院向社會推出的年度研究成果。報告旨在對上年度中國投資行業與市場進行盤點和回顧,對本年度中國投資發展進行預測和展望。
《報告》表示,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呈現供大于求的特點,雖然在局部地區和部分一線、二線城市還存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但是大部分中西部地區和三線、四線城市已經出現了過剩的情況。同時,2022年中國人口總數已經開始下降,這大大早于人們過去的預期。中國城鎮化率已達65.22%,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已進入緩慢發展的階段。缺乏人口、城鎮化等基本面的支持,房地產市場調整和恢復的時間會更長。上述因素的疊加使各種矛盾不斷累積,房地產行業可能會經歷一個漫長、緩慢的下行周期。
《報告》認為,經濟“去地產化”是中長期趨勢,但從短期來看,房地產仍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房地產實現“軟著陸”很有必要。當前,我國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內部經濟恢復的基礎還不牢固,外部環境動蕩不安,全球經濟衰退風險持續上升,出口存在諸多不確定性,進而對我國經濟實現疫后恢復性增長造成掣肘?;诖?,“內循環為主”仍然是發展的主基調,恢復和擴大消費將擺在優先位置。在這種情況下,房地產已經成為穩增長、擴內需、保民生的關鍵。
展望2023年,《報告》預計房地產調控政策將邊際放松、小規模刺激會繼續推進、小步快走;隨著經濟恢復和復蘇,需求方面整體在二季度可能開始觸底反彈,然后逐步趨穩,具體改善幅度還需觀察后續政策力度。一線及核心二線城市存在較強恢復預期,房價有望穩中略漲,二線、三線、四線城市房價或延續下行態勢。全年房企債務風險有所緩釋,但還要繼續關注房企銷售及流動性風險情況。經歷本輪調整之后,房地產行業格局將逐步重塑,民營房企市占率可能會下降,部分缺乏核心競爭力房企將被重組整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