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丁文婷 2023年6月7日,由經濟觀察報主辦的第二十屆(2023)藍籌年會上,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領潮供應鏈公司董事長楊鷗作了《以“第二增長曲線”解析中國式現代化房地產的發展之路》的主題演講。
楊鷗表示,房地產開發已經從享受紅利向創造紅利發生轉變,從蓋樓、賣樓向長期主義轉變,而第二增長曲線可能是現階段房地產應對大勢的方法之一。
以下為楊鷗演講內容節選:
20世紀60年代,斯坦福教授在《創新的擴散》中提出了S曲線,不論是科技進步還是政策刺激,到了引爆點就會急劇拉升,包括我們身體狀況、收入水平都有S曲線。
創新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原有S曲線上持續改進,另一種是增長出第二條S曲線。任何產業、技術、產品、企業沿著S曲線周期,進行持續改善、漸進式增長創新,特點是持續改善產品性能,定位主流消費品。比如做好園林、戶型、樓間距等,還要往極限努力。這樣只可能出現內卷,因為沒有新東西。
原有S曲線上出現比以前好的產品,叫做正向的非連續性創新,比如用核動力替代了常規動力。反向的非連續性創新在S曲線下方,起始階段比原有技術更低,但發展潛力巨大。
火車剛出現時速度沒有馬車快,不論把多少輛馬車連起來都不可能造出火車,只有從馬車變革到火車,才能取得十倍速增長。
數據表明,90%人的97%時間在做連續性創新,企業大部分利潤來自于常規創新,極限點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處于極限點,不論多努力也不能取得進步,這就是所謂內卷,再卷也只有1%-2%進步。若沒有獨立的第二曲線出現,這種努力僅是用戰術勤奮掩蓋戰略懶惰。
技術發展過程中總會遇到極限出現的那一刻,一項技術遭遇了極限點之后,只能停止前進,而且不可避免。第二成長曲線不是平白無故出現的,而是第一曲線中衍生出來的創新+選擇。
這個選擇是市場選擇,我們要試錯,要等市場的結論,不是讓企業放棄主營業務布局新業務,而是通過創新加強主營業務,從更多創新中分析出第二增長曲線新業務。
什么時候做第二曲線才能讓企業基業常青?要在第一曲線達到巔峰前,找到驅動企業二次騰飛的第二曲線,彌補第二曲線投入的資源,包括資金、金錢、時間、精力。第二曲線研發初期需要大量投入,第一曲線可以給供給養料。
房地產企業怎么做?我們做了一個判斷。觀點一,房地產的下半場是頂級高手之間的競爭,數量會減少,頭部企業更集中;觀點二,競爭中供應鏈能力是跑贏對手的關鍵能力,是否能整合上下游資源是關鍵性能力。房地產生態鏈重構,未來競爭是產業鏈和產業鏈生態之間的競爭。以中海為例,2020年8月注冊深圳領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在支撐主業的同時,賦能行業,通過對外共享中海領先的成本管理模式和集采標準,建立公開透明、優質低價、便捷高效的交易模式和資源共享平臺,也就是中海重點打造的第二增長曲線業務。
房地產發展過程中,第二條曲線應該怎么重構?房地產開發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世界上沒有幾家企業可以比擬。但我們開發+生活服務在GDP比重還是偏低,發達國家占比都在10%以上,我們只有6.5%。這也意味著,未來在房地產持有階段,包括稅收、交易、物業服務和對房屋翻修還有很大增長空間。
成功的人只做兩件事,時時檢討第一曲線,常常思考第二曲線。今天,我們熟知的藍海戰略、顛覆式創新等戰略理論,都是基于競爭求異這一核心思路發展起來的。
高屋建瓴的戰略并不意味著在每個方面都領先于對手,而是在不同維度上勾勒出獨特的高低起伏,甚至重新定義競爭領域。與其更高,不如不同,一件事改進10%可能很難,但如果跨一條曲線,提升200%可能相對容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