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訊(記者姜慧梓)10月18日,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談到房地產問題時表示,房地產像很多行業一樣,不可能持續高增長,調整是正常的,不能一調整就覺得沒底。同時,我國的城鎮化率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意味著住房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仍然較大,房地產的可持續發展仍有堅實支撐。
盛來運表示,我國房地產從2003年住房商品化改革開始,一直到2020年,中間將近20年時間,房地產持續保持高增長。從2003年到2020年,房地產投資年均增長19.9%,商品房銷售面積年均增長10.8%,商品房銷售金額年均增長20.3%。所以,有一些學者說,中國用了不到20年的時間實現房地產的高速發展,走過了一些發達國家上百年的歷程。房地產持續高速擴張,也為那個時期的中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和中高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但是,房地產也像其他產業一樣,不可能持續保持高增長,到了一定階段以后,出現這種調整是很正常的,并且這種調整是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有利于結構優化,尤其是有利于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從中國的發展階段來講,我們現在還處在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階段,人均GDP剛剛超過1.2萬美元,城鎮化率按常住人口統計是65.2%,按照戶籍人口統計僅為47.7%。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來看,城鎮化都有較大提升空間。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還是較大的。另外,我們實現了全面小康,房子雖然總量已經達到400億平方米左右,但是結構上看中小戶型偏多,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住房的改善性需求潛力非常大。從這些基本面情況來看,我們認為中國的房地產實現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仍然有堅實支撐。所以不能說房地產一調整,大家就覺得沒底,這是不符合中國經濟發展階段變化的。
盛來運表示,從去年到今年,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定房地產的優化政策,政策的實施有其過程。從現在實施的初步情況來看,積極的效應還是有的。9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交易量的數據顯示,新房和二手房合計數據在9月份當月轉正,環比增長2.8%,這是自4月份以來,連續5個月下降后的首次轉正。從這些指標數據來看,房地產的優化政策作用在持續釋放。當然,政策的發揮還要有個過程,因為當前房地產總體上還處在一個調整階段,所以后期還是要抓好政策的落實。
關鍵詞: